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解读 >

陈敬熊逝世

发布时间:2022-03-18 19:05   来源:未知    作者:新博网

3月16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16日3时5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讣告介绍,陈敬熊同志是我国天线理论和制导雷达天线设计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开创性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解决了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天线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成果二等奖、航天工业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为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评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研究生导师”,被授予中国航天事业50年“杰出贡献奖”,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陈敬熊院士逝世

陈敬熊院士(资料图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工微信公众号)


据中国工程院官网介绍,陈敬熊生于1921年10月,浙江省镇海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50年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曾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副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中国航天科工”微信公众号报道,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究生期间,陈敬熊便立下志向: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和青春年华奉献给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奋斗终生。


据人民网报道,毕业工作后的陈敬熊得知国家刚成立的邮电部要筹建电信科学研究所,便进入该研究所工作。后来,电信科学研究所与华东工业部电工研究所合并重组为电信技术研究所,从此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为国家和军队服务。朝鲜战争爆发时,陈敬熊带领小组成员成功解决战士在坑道中使用步话机进行通讯汇报时天线的调整方向问题,为志愿军及时传递军情统计敌人赢得宝贵时间。


1957年初,出于发展需要,电信技术研究所升格为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当年11月16日,中央批准成立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从此陈敬熊踏上航天征程,开始在二分院从事航天科研工作,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


据新华网报道,刚刚踏入“航天的大门”,陈敬熊就迎来一项重要任务,研究“1059”导弹天线。“1059”是以苏联“P-2”导弹为原型结合国内实际仿制的第一代国产导弹,而陈敬熊研制的导弹天线,是导弹的“眼睛”和“指挥棒”。陈敬熊带领团队自力更生,吃透导弹天线设计原理,进行自主创新。他提出Maxwell方程直接求解法,为弹上天线设计成功提供理论依据,并打破了外方专家关于天线设计的理论限定,成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典型之一。


在研制“1059”导弹的同时,国家还开展了另一项代号为“543”的导弹仿制工作,这就是“红旗一号”。但是“543”导弹天线出现了系统误差。陈敬熊带领攻关小组历经半年时间,经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上百次试验,终于找到了天线产生误差的原因。


1966年1月的一个深夜,经过优化的天线在试验后证明陈敬熊和攻关小组的改装方案完全正确,已经生产出来的24部配套“543”导弹的天线被“救活”,性能超越国外同型号天线,大大加强了我国的防空力量。


据报道,在几十年科研工作中,陈敬熊把数学视作攻克电磁场、天线、雷达等通信领域研究难题的一把利器:“我认为干我们这一行,数学理论水平还得提高。不要认为我们是搞工程的,数学可有可无,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问,直接用处谈不上,但它是基本功。”


我觉得工程技术人员容易凭经验和技巧做事,时间长了,可能放松对数学基础理论的积累,渐渐地变成了实验员、程序员、协调员、百事通等,当然如果你的人生定位就是如此,也无可厚非;如果你仍然有科技创新的愿望,数学基础理论积累就不可缺少。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不仅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而且还要将眼光看得远一点,打好基础反而可以事半功倍,这一点很关键。”陈敬熊说。


“有时候把公式推导出来,我自己很高兴。因此我生活非常充实,脑袋不会空的。”陈敬熊说。


据人民网报道,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陈敬熊累积并总结了一套适合航天事业发展的理论和经验,他将这些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科技人员。他鼓励有技术基础的徒弟勇于实践,对没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则手把手地教。在他因材施教的指导下,培养出一批青年技术骨干,一些优异学生更是成长为技术专家。


晚年,陈敬熊最大的嗜好就是数学研究。他家有4个书柜,里面装满了各种专业书籍。看到感兴趣的地方,他时常还会利用自创的一套算法,将相关的数学公式重新推导一番。


陈敬熊认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每一个型号的研制、定型都凝聚着航天人的心血,有的人甚至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人才对于事业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只有这样,航天接力棒才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资料来源: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航天科工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今麦郎、白象均称与插旗菜业无合作
下一篇:白宫回应俄制裁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