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房产 >

上海孕妇记录抗疫日常

发布时间:2022-04-15 16:37   来源:未知    作者:新博网

上海抗疫口述实录|王丽萍:我们深爱的上海,会回来的

口述者:王丽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影集团编剧)

采访记者:王彦

疫情宅家的日子,王丽萍打磨自己关于新型邻里关系的剧本,也化身小区的志愿者。金银潭的医护、编剧同行、快递小哥、楼宇邻居……远亲近邻的朋友圈成了她宅家期间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也是在四面八方的加油声中,她说自己从不怀疑——我们深爱的上海,会回来的。

2020年3月6日,上海市妇联、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上海分社联合推出了我作词,苏隽杰、苏凯文作曲,平安演唱的抗疫歌曲《答应我》,歌里写道:“每一个问候都有回答,每一次坚守不负韶华,答应我,好吗?”

耳畔响起那个旋律,时光散去,2020年到2022年,每个人都不容易,感动与哭泣,温暖与忧伤,铭心刻骨。

此时此刻,深邃的夜晚,静静的春天,远处的繁星,开往春天的时间悄悄摇曳。在不远的地方,上海最大的方舱即将投入使用。

我很遗憾没有去过“四叶草”,等一切过去,希望可以重新走进去看看。

武汉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是到我们街道帮助居民做的核酸,看着程芳护士长说的那句“理解这种空城的感觉”时,我的眼泪一直在流。“对我好过我要报答”这样朴素的感情真是人间珍贵。我不知道可以做什么,有点急,主动加了居委会书记的微信说:有需要我做什么,你们吩咐。

给小区居民发放测试盒其实并不复杂,居民们特别配合。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的确有不少独居的老人。她们站在昏暗的走廊里,很孤独的样子……这些天,听说了一些老人配药难看病难的事儿,心里不好受,我们讲老有所依,社会要给他们足够的依靠呀。

第二次去当志愿者的时候,我拉上了书潮。我们俩分了工,我负责跟居民核对信息,他负责分发测试盒。然后我再核对一次,他再点数。确保没有任何失误。

我朋友里有不少是居委会干部。

像田林十三村党总支书记苏嵘老师,2020年抗疫的时候,我们隔几天就微信一下子,互相鼓励。今年1月6日,她邀请我参加在文定汇邻里汇举办的一个活动,原来,她要换岗了,居民给她拉了一个横幅,上面写着“五年耕耘,一身正气,劳心为民,模范典型,苏嵘书记,砥砺前行,您所奉献,天地可鉴”。三月以来,我看她发的朋友圈,她穿着防护服工作在社区,她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联系电话,说: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再看看我们居委会小何的朋友圈:“每天都告诉自己可以回家睡一觉,最后每天都是睡车里”;天城居民区陈敏的朋友圈:“已经不知道第几次手机被打到没电”;华一居民区鲍莉的朋友圈:“在牢骚、埋怨的声浪中,那坚定而勇敢的背影,更显珍贵”……

谁都不容易。

某一天,好友小优说:“我做了个梦,梦见家里冰箱的门开着!”闺蜜悄悄告诉我:“老是梦见自己没有赶上做核酸”……我在第三次做抗原检测时太过紧张,将棉签的另一头插入鼻孔,那可真是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最近一直早醒,看上海发布,十点准时收看市里的发布会。

有一天高满堂老师打来慰问电话,问的问题很关键:书潮的烟还够吗?吓得我先生满屋子找烟。

邻居们开始交换物品,我给别人带了烧麦,邻居给了我纸巾;我从邻居那里要了上海四季小菜种子和奶油生菜种子,可惜直到现在毫无起色,不见任何风吹草动。

小区团购水果的时候,我抢到了一单,匆匆忙忙留好名字电话。“团长”电话我问:你的名字叫王大饼?

我一想糟糕,原来心急火燎时将我家猫咪“大饼”的名字给写上了……

好友叶静今年3月5日从北京到上海后,因为疫情已经住了一个多月了。她说这是她此生在上海最久的时间,“这是她与上海的生死之交”。

她每天从朋友家的窗户拍上海,通过网络参加论坛,给学生上课,也记录很多“坚守上海”的片段。她说“上海人可能是慢热型的,不烫手”,等疫情以后,她每年会到上海多住一段时间。

这个春天,我们经历着大风大雨,也一直彼此鼓励着一定会好起来。从楼道组组长手写的楼组购物清单,到快递小哥急促惊喜“你的货到了”的电话,从左邻右里的一把葱半瓶油的惺惺惜惺惺,到四面八方的支援和加油……对上海的爱,让我们从未失去信心。我们深爱的上海,会回来的。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

作者:王彦

编辑:范菁

上一篇:河南昨增本土确诊1例 无症状25例
下一篇:苏州新增41例无症状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