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新闻 > 科普 >

疫情影响婚姻感情吗

发布时间:2022-08-23 00:20   来源:未知    作者:新博网

疫情之下,很多夫妻也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居家隔离的生活,对方的好处能放大,缺点也会更加明显。

当各种问题摆在夫妻面前,夫妻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暴露了婚姻的幸福程度。

比如离婚人群,可以说都有一定的共性——大多数处于30岁~40岁这个年龄段,压力都很大。

普遍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既要抚养孩子、又要照顾老人,同时又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压力,不能有效地处理家庭矛盾而引发的婚姻危机。

现在所谓的“三观不合”其实并不存在,大多数的婚姻家庭矛盾,其实都源于男女生理和心理的差异,这是大多数问题婚姻中最主要的矛盾。

双方都是年轻的新婚夫妻,男方喜欢安静,通常比较沉默,而女方更在意沟通交流,希望双方的相处模式是“每天都有讲不完的话”。

平时上班工作忙,这种差异并不明显,在疫情发生期间,这种差异就会被无限放大。

疫情期间离婚率上升只是表面现象,原因无非是这四点:

首先,大多数家庭因停工延工,收入减少、经济压力倍增,从而引发各类情感问题;其次,疫情之下,压力等负面情绪容易向最亲近的人宣泄;另外,疫情期间原有的家庭矛盾强化和激化。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居家隔离,引发的资源匮乏从而形成的家庭矛盾。

疫情期间家庭收入锐减,是造成大多数婚姻爆雷的最主要原因,但这四个原因有时也是互相影响的。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以后,生活空间显得更为局促,平时父母上班、子女上学或外出玩耍,相互碰面的时间不多,所以在生活资源方面没有冲突。

而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会导致生活空间高度重叠,可能会因为对某些家庭空间、家庭设施的竞争使用、家庭生活的决策权争夺而产生资源匮乏感,从而引发家庭矛盾。

夫妻关系经营能力不足,缺少共同体验,感情透支。平时忙于工作、应酬,聚少离多,感情没有维护好,出了问题还有缓冲的空间。

现在长期封闭在一个狭小空间内,问题会相对更加突出,并且没有回旋的余地。原来不重要、不明显、能隐忍的事儿此刻都会被放大。

婚姻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当我们遭遇重大变故,内心会更倾向选择基本的需要。日常生活中的隐忍、凑合感明显下降。

比如:为了孩子凑合着过吧,考虑即使离了婚也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人等,经历过灾难后,这些制约因素显得不再重要了。

人们从心理上会更加趋向于善待自己,觉得没必要凑合,断舍离坚决毅然。

刷抖音看到疫情后很多人准备离婚,为什么?疫情期间,离婚率暴增,无效沟通正在毁掉你的婚姻。

自私是人的天性,如果没有互相的迁就、包容和体谅,即使没有疫情,那些掩藏在婚姻里的毒瘤,也会在另一个时间爆发。疫情就像一面镜子,人性的贪婪在它面前暴露无遗。

有人说,疫情增深了夫妻矛盾,加速了婚姻的破裂。疫情没有制造出什么矛盾。只是那些不曾被发现的问题,逐渐开始暴露出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另一半。

很多人以为,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没必要计较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我懂你养家糊口的艰辛,你懂我操持家务的不易。尊重、感激对方的付出。

婚姻是一场双向奔赴。一个人的爱意是藏不住的。冷暖和真心,也是对方可以感受到的。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可往往忽略了配偶也有同样的需求。

比如疫情期间常见的矛盾,彼此都想说服对方证明自己是对的,事实上对错只是幌子,有些人习惯性以爱的名义要挟伴侣,顺从自己的想法做事,进行情感勒索,只会让关系越来越差,对方的忍让也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逃避或惧怕。

尊重往往体现在“有话好好说”,每个人都喜欢被赞美和认可,而不是被指责和挖苦。

有些人从小就在吵闹的家庭里长大,习惯了父母互相指责的说话方式,会“复制”“传承”到自己的小家庭里来。

婚姻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修补童年的创伤,希望每个被家庭伤害过的人从自己做起,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幸福的家。

“疫情过后,我们就去离婚吧!”小周淡然地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小周夫妻两人已在家“被隔离”一个月有余。少了日常奔波和外界喧嚣,整日面对淡漠的丈夫,小周更多的是厌烦。

她对丈夫的评价是“人前人后两副模样”,人前西装革履、温文尔雅,人后不修边幅、脾气暴躁不讲道理。

当生活突然被一场疫情按下暂停键,屋外考验着疫情防控,屋内考验着亲密关系。

像放大镜一般,家庭生活的种种细节因疫情被不断放大:夫妻间偶发的口角冲突乃至家庭暴力,独居者需要直面内心的脆弱,与老人同住的夫妻需要忍受日常琐碎……

个体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在焦虑紧张的情绪中被撕裂、弥合与重建。透过疫情,审视家庭与个人的情感关系,其实更像是一场自我洗礼。

都是疫情惹的祸吗?

王萍在两年前无意间发现丈夫外遇了,大吵之后更加痛苦和纠结,因为王萍发现丈夫是她在生二孩期间出轨的,这让自己无法接受,根本不能原谅。

现在两个孩子大的9岁,小的还不到一岁,自己实在是不忍心让两个孩子失去一个完整的家。这也是很多出轨外遇的人最常见的反应。

因为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了,所以自己真的是懵了。丈夫认错态度比较好,王萍暂时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丈夫出轨都没有让王萍下定决心离婚,现在为什么又要离婚呢?

原来,两年前这件事刚发生的时候,丈夫上班偶尔还要出差,两个人并没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冲突。这几年夫妻俩好像没有那么多话了,丈夫的工资每月按时给她,自己的精力也全放在孩子身上。

一开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问题,很多时候王萍抱怨,抱怨完了日子照旧,也并没有什么改善,丈夫出轨给婚姻敲响了一记警钟。

伤痛太大,还没复原,现在疫情期间,两个人都照顾孩子,王萍也就不提那件事了,丈夫好像也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

现在夫妻俩天天呆在家里,暴露了婚姻中真正的问题:丈夫每天就是抱着手机在沙发上打游戏,王萍让他去帮忙,他也会帮,王萍不说,丈夫就不动。

王萍的情绪就像锯齿线一样,会借助一件事爆发,而丈夫的反应也越来越冷淡,当起了甩手掌柜,这样一段时间后,王萍彻底死心了,根本看不到两个人在一起的意义了。

甚至对结婚本身产生了疑问,人到底为什么要结婚?但离婚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王萍就会一而再地失望,指责无效后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但积累到一定时候会再次爆发。这样下去,关系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这些问题的积累就会导致婚姻变得危机重重。外遇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所以我们说外遇只是婚姻出现危机的征兆但却不是原因。

由最初的“异性即相吸”,最终变成了“他人即地狱”。长厢厮守,是成人之美,也是毁人不倦。是美好理想,也是惨淡现实。

夫妻俩你嫌我不体贴,我嫌你没担当。你嫌夫妻不和睦,我嫌婚姻名存实亡。疫情来了,关在家里,避都没法避。两个人面对面,让你天天都犯堵,天天都爆炸。

所以,疫情中的婚姻=原形毕露+烽火连天+歇斯底里+孤独入骨。

闹成这样,又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疫情结束马上离婚!

有人说:”今年我43岁了,前半生我没享过他一天福;后半生,我想让自己活得像个人。”

还有人说:“我没想到,这次疫情竟然把他出轨的事给抓住了......凌晨三点,谈好了,等这次疫情过去,我们就去民政局把离婚证给办了。”

众生百态,都在此时发生。不是任何一对伴侣,经得起这样的朝夕相处。

在此其间,一个个都现出了原形。而那些原形,你未必受得住。很多人度过了史上最长的假期,也拥有了史上最坚定的信念:离婚。

疫情之后,受损的不仅仅是社会和经济,往往还有小家和婚姻。家庭琐事矛盾的大幅增加,以及固有矛盾的进一步激化,都是造成疫情过后出现离婚潮的原因。

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不断有人确诊、有人死亡。在这样的重大压力事件下,很多人都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慌、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

而长期宅在家中,负面情绪难以自我消化,它们持续存在、不断加深,或许一件小事就会引发不满,造成严重的情绪发泄和互相攻击。

社会的巨大负面事件通常会给社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轻则减少收入,重则换岗失业,甚至长期没有工作。夫妻收入锐减,生活负担和经济压力接踵而来,会给婚姻带来不小的冲击。

本来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浙江省在2018年曾发布过一份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了一段时间内离婚的各种原因,比如出轨、缺乏沟通、性格差异、家庭暴力、分居、生活琐事等等。

可以说,导致离婚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这张大数据却反映出,因为生活琐事离婚的夫妻占到了34.21%;其次是分居占到了30.16%;之后是感情基础薄弱,占到了8.63%;家庭暴力占到了8.44%;而出轨导致夫妻离婚的仅占2.51%。

因此,不要小看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它往往会成为离婚的导火索。

有些夫妻可能平常就感情淡漠、无话可说。居家防疫期间,双方的缺点更是十倍的放大,“窝里斗”的频率越来越高,矛盾点也越来越多。

如果在以前,夫妻吵架之后,可以通过跟社会、外界接触,把负能量发泄出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矛盾,但如今因为疫情,双方只能在相互厌烦又忍无可忍的状态下被迫延续共同居家生活的状态,使原本就存在的矛盾进一步强化和激化。

有人说,这次疫情让她看清了老公的“真面目”:“隔离在家,我总算明白,他即使不工作,也不会帮忙带孩子。”“一个多月了,我们两个人,各自抱着手机。”“明明两个人都在家,我却还过着'丧偶式'的生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夫妻长年累月积累起来的矛盾,因为疫情而无所遁形,提早爆发。疫情成了一面照妖镜,既照出人间冷暖,也照出婚姻好坏。这也是疫情过后涌现离婚潮的原因之一。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感到焦虑,会抱怨生活不易。但是这些生活事件基本无法达到“危及生命”的程度,大多具有“可控性”。

这种可控性带来了生活的连续性,人们在这种连续状态中,不会深入审视或者反思自己的生活,更不太可能做出改变,而是习惯性的继续前进。

突如其来的事件,会迫使很多人停下来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重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后,都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有律师说,疫情之后,结婚率会创新高,离婚率更是。这种现象在往昔中,已有先例。2003年,非典爆发。那一次感染人数是5327人,远低于此次。

但关于非典后的调查,你会看出,灾难对人的摧毁,真的不止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北京登记有非典后遗症患者大概300多人。中重度抑郁症患者达到39%,80%因病离岗,60%都出现了家庭变故。

一个幸存者,妻子在非典中遇难,与两个女儿、女婿住在一起。两对小夫妻疯狂吵架。两个女婿不能工作,在家狂热地玩游戏。他们为扫地吵架,为倒垃圾吵架,为一句话吵架,为一个眼神吵架,莫名其妙也吵架......最终,两个女儿都离了婚。

一个女婿说,“那个环境真可怕,他真怕有一天会疯掉,于是自己逃离了。”而他的一个邻居,因丈夫感染非典,之后患上躁郁症,两人也离了婚。“这种婚姻太难了,不离婚,会把另一方也拖入绝望。”这就是疫情的真相。

当它开始时,全民恐慌,大家焦虑地考虑:“怎么办?”瘟疫消失后,人们就会开始反省,“我到底要什么?”这种反省,必然会让婚姻关系动摇。

没有任何人,经得起这种反思。没有任何关系,经得起这种审视。

当这种凝视日久,裂缝就会越来越大。就像前面那个朋友说的:“前半生,我没有享过一天福。后半辈子,我要为自己活着。”

在死亡焦虑下,人会更渴望家庭,更渴望亲情的联结。地震过去以后,男人又回到了小三身边。而地震导致收入变少、压力变大、妻子变暴躁,家不像家,人不像人,反而令男人生出离婚之心。

当人们共同面对疾病、死亡等危机时,死本能会唤醒,令我们向死而生,人与人的连接更深。但封闭在家、无聊至极的日子里,经济的压力,性格的分岐,都会消耗彼此的心理能量。消耗到后来,疲惫入骨,就会想终结关系。

这也是当下很多夫妻的困境。大家都无所事事。脾气暴躁。加上很多人失业,没有收入,短时间内又不能找到好工作。生存压力大增。朝夕相处,所有毛病都暴露无疑。美感+神秘感+好感度大减。

从前还有距离美,现在只剩心好累。从前觉得还能将就,如今只觉忍无可忍。于是“离婚”声不绝于耳。

种种迹象可见,疫情结束后,离婚率的上涨,可能在所难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当你有能力选择,也有能力负责,怎么样都可以。

婚姻中长期存在问题,通常我们会选择忍耐和压抑,这似乎也是年龄偏大的一代人多年的传统:为了孩子,我还得好好过。或者会因为现实的很多原因,我们选择暂时妥协,压抑自己的情绪。

很多人甚至会相信,时间是治疗伤痛的良药,忍忍就过去了。

相对年轻的一代人,不能像上一代一样能忍耐,会更尊重自我的一部分,在面对婚姻冲突或者矛盾的时候,却无法用健康的方式去处理这种冲突,就想着干脆离婚算了,这样就没有问题了。

在疫情期间,我们可以自我检索一下我们自己的婚姻:

对两个人的婚姻开始有了比较多的消极看法。当我们回忆自己的婚姻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消极事件时,也是婚姻走向危机的信号。

其实,除了大数据报道的离婚潮,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因疫情相处关系变得亲密的人。因为这段时间,两个人有了更多的机会相处,可以坦诚地分享,增加了彼此的理解,一起做了很多开心的事情。

两人也许可以因为相爱走进婚姻,但却不能仅仅靠相爱让婚姻延续,婚姻更多的是生活里的琐碎,更多是夫妻两人共同对抗彼此生活恶习的耐力。

有人曾把理想的夫妻关系比喻成情人、朋友、伴侣三者的结合,既要有情人的热情如火,也要有朋友的两翼插刀的义气,更要有伴侣的体贴呵护。如果一段婚姻只是靠起初那一点情人的热情,是很难让婚姻走到最后的。

闪婚的确很浪漫,但却很容易被爱情冲昏头脑,忽略了这个人是否适合在一起生活。

婚姻不是儿戏,且行且珍惜。#情感点评大赏##情感##我要上 头条#

上一篇:上海“政法虎”落马 画作曾被高价拍卖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