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会继续扩张。
01
撤区收镇,打响第一枪。
日前,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撤销无建制区设立,恢复枫溪镇建制,回归潮安区管辖。
未来,潮安区将以枫溪镇为县城副中心,联动周边陶瓷产业乡镇,打造重要增长极。
乡镇由县级区升格为县级市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县级区升格市的情况还是近年来首次。
撤区复镇是行政降级、“逆城镇化”,还是有其他因素?
事实上,沣西区虽然被称为“区”,一直履行县级区的职能,但并不是一个正式建制的地区,而是当地政府设立的“准行政区”,未取得民政部门批准。 。
早在2019年,针对网友询问,广东省民政厅就给出了明确答复,“潮州市枫溪区不是行政区划,是潮州市设立的经济功能区。”
这要从历史说起。
1991年,汕头市一分为三。形成潮州、汕头、揭阳“三城对峙”的格局。潮州市升格为省级地级市,辖潮安县、湖南县、湖南县。饶平县桥区枫溪镇原为潮安县政府所在地。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加上千年的陶瓷生产历史,枫溪镇迅速成长为粤东地区最大的陶瓷产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乡镇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为此,1995年,潮州市设立潮州市枫溪区,其行政领导机构为“潮州市枫溪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区级单位),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县级区职能 枫溪从此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期。
枫溪区虽然在当地几乎无人知晓,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国家行政区划表还是广东省相关统计年鉴都没有被提及。
其实像枫西区这样的“准行政区”还有很多全国,如张家口塞北管理区、许昌市东城区、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怀化市洪江管理区等。
这些地区大多是十几二十年前成立的,要么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要么是为了方便林区、矿区、风景区的管理,要么是国有农场改制的结果,但它们未经民政部门批准。
这些“准行政区”最终只有部分升格为法定行政区,部分维持现状。但由于不是一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有限,影响了长远发展。
潮州日报此前发表文章称,发起撤枫溪建镇将为潮州发展扫清历史障碍。
对此,沣西区率先“撤区复镇”,无疑是非常大胆的改革之举。
02
从一个区到另一个镇意味着什么?
从区到镇,行政级别自然降低。但从地方政府设立的“准行政区”到国家认可的建制镇,含义却完全不同。
当被视为“准行政区”时,沣西区虽然是“县级”,但只是市政府的一个派出机构。由于它不是一个有组织的地区,也不是一级政府,所以只能履行一些职能。在国家行政体系中也比较尴尬。
作为建制镇,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政、行政和规划权,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决策权,更符合壮大城镇区域经济的时代潮流。
当前,广东省正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其中“全国千强镇”都被赋予了重要的职责。
广东是我国区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根据2023年全国1000强乡镇名单,广东共有112个乡镇跻身全国1000强乡镇,28个乡镇跻身全国百强乡镇。
这些经济强镇大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粤北仅有8个镇入围,其中粤东7个镇、粤北1个镇,粤西无镇。
东、西前强镇粤北包括:汕头市海门镇、谷饶镇;潮州市彩塘镇、枫溪镇、枫塘镇、富阳镇;汕尾海镇;以及清远市石角镇。
可见,在城镇经济上,广东也面临着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而“百千工程”的重点就是要解决这种不平衡。东部强镇、粤西、粤北地区必然会受到重视。
枫溪镇就是其中之一。潮州是我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潮州陶瓷的中心在枫溪。
枫溪陶瓷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具活力、发展最快、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陶瓷产区。是国内外重要的工艺瓷、卫生洁具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因此,在新的官方定位中,枫溪镇被定位为县城副中心,并获得了“以枫溪镇为中心,带动周边陶瓷产业联动”的称号城镇化,形成辐射带动之势。 “保障区重点镇、特色镇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背靠特色产业,依托“百万项目”,从区到镇的沣西失去了“面子”,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03
潮州“撤区设镇”与东北“撤区设县”有什么区别?
此举让人想起东北地区的“撤区设县”、“撤街设镇”。事实上,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潮州“撤区设镇”更多的是行政区划的回归。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重点是理顺地区行政管理。多亏了这份关系,我才得以轻松出行。 相比之下,东北地区是典型的“逆城市化”现象,无论是“撤区建县”还是“撤街建镇” ”。这与人口减少、经济放缓的大背景相对应。 几年前,黑龙江省伊春市撤销15个市辖区,设立8个县区;行政区划由15区1县1市调整为5县4区1市,总共缺失11个区。个人的。 子序列黑龙江省伊春市、齐齐哈尔市6个街道撤销设立镇。此举被媒体称为“撤街设镇”。 “撤区设县”、“撤街设镇”是什么意思? 在城镇化突飞猛进的当下,大部分乡镇、县城都在谋求升级为街道、市辖区,以融入城市发展的合唱,享受城市带来的合唱。扩张。 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能源水平,这也决定了地铁建设的资质。因此,几乎所有城市都在通过“撤县设区”的方式直接创建大城市地区。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国人口见顶、经济告别高增长阶段,一些地区率先遭遇收缩城市的困境。 随着人口的流失,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不再。以往为适应城市发展而设立的市辖区、街道面临着行政成本过高、财政负担过重、独立性弱等问题。 ,迫切需要改变。 同时,由于人口不足,部分地区已不符合街道设置标准,回归镇区已是必然。 按照规定,黑龙江街道人口规模普遍高于城镇,财政收入、二三产业增加值必须在全地区前30%,而城镇经济水平只需要达到50%左右即可。 市辖区和街道都是城市的一部分,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享受城市发展的溢出效益一直是过去城市发展的主流。 相比之下,县镇多为农业经济,兼顾工商业,但财政权、计划权相对独立,拥有更独立的管理权限,更有利于自力更生。 尊重历史规律,适时“瘦身强体”,告别扩张性思维,才是长远发展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