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手机/数码 >

德国总理抵达北京(朔尔茨访华为何打卡这两家企业?中德在绿色转型中

时间:2024-04-17 06:00 | 栏目:手机/数码 | 点击:

结束重庆、上海之行后,第二次访华的德国总理肖尔茨于15日晚抵达北京,继续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这也是肖尔茨就任德国总理以来最长的一次出访。

据央视新闻报道,肖尔茨15日在上海会见了外贸商会代表,与同济大学学生座谈,并参观了德国科思创公司创新中心。

“交流会整体气氛非常好。肖尔茨与学生们的互动意识很强。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非常和蔼可亲。”参加研讨会的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郭敬先生对财经记者表示,“在一个小时的交流过程中,大家讨论了广泛的问题”。议题包括中德经贸合作、科技合作、体育等人文交流,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德国基础设施等具体议题。设施、上海印象、中餐印象等”从现场观察来看,郭靖认为,通过交流,德方对中国大学生的关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于德国汉堡驻华联络处首席代表潘华来说,再次见到肖尔茨就像是老朋友一样亲切。在2021年接替默克尔担任德国总理之前,肖尔茨曾担任汉堡市市长八年。潘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汉堡与上海的交往历史悠久,这也体现了德国与中国交往的悠久历史。肖尔茨此行还特别提到了德国汉堡与中国上海的友好城市关系。 ”。

绿色科技合作

德国是对华投资金额和项目最多的欧盟国家。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中方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对华投资项目12634个,实际金额424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汽车、化工、发电设备、交通、钢铁、通讯等。

除了传统的汽车和制造业投资外,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中德合作关注的领域。

15日,德国总理肖尔茨参观德国材料制造企业科思创。这是他此次上海之行参观的唯一一家公司。科思创首席执行官 Markus Steilemann 博士提前一天就“就位”并做好了准备。与雷焕利一起担任主席科思创中国区代表及中国团队在科思创亚太创新中心等候。总理及代表团抵达。

“我们非常荣幸地欢迎肖尔茨总理的到来,并有机会强调化工行业和科思创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可持续转型做出贡献的潜力。”施魏因说。 “我们在中国已经有几十年了。发展过程是中德合作精神的缩影,这种合作对双方都大有裨益。”

“总理一行于当天(15日)下午1点30分左右抵达科思创亚太创新中心,参观时间约45分钟。”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这45分钟的时间里,她和全球CEO向总理及代表团介绍了在华投资和在华机遇。在这里,科思创为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消费电子产品和建筑等市场开发可持续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作为科思创全球三大创新中心之一,上海亚太创新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研发支持,通过高科技塑料研发助力中国绿色转型,推动全球循环经济发展。

目前,科思创已深耕中国数十年,在中国开展包括研发、制造和销售在内的全方位业务活动。科思创亚太创新中心通过与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为全球客户提供研发支持,特别关注电动汽车、风能和光伏、消费电子和建筑等面向未来的应用领域。该中心还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数字化研发。

数据显示,科思创2023年中国市场销售额约为31亿欧元。截至2023年底,科思创在华投资总额已超过40亿欧元。科思创在大中华区共有10个生产基地和一个亚太创新中心。其中,科思创在上海设有综合性区域总部,其中包括亚太创新中心、工程塑料事业部全球总部以及一系列其他业务和职能部门的区域总部。此外,上海还拥有科思创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科思创上海综合基地。

“首先,作为一家年轻的百年老店,我们在中国投入了很多。中国也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大且极其重要的市场,所以我们在中国有很多值得展示的案例和亮点。其次,作为一家德国公司,我们一直在寻求相互影响和合作。“全球理性布局。”雷焕利告诉记者,公司的全周期愿景和大部分做法都与中国高质量发展、“双用”、“碳”目标高度契合。“比如中国在创造新的生产力和提高工业能力方面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我们的材料专业知识拥有巨大的机会。”同时,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他们知道市场开发和创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并且能够“比如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在德国,应用场景在中国,目前我们在中国已经投产了第一家机械回收工厂,以及化学回收技术的建设。中国的回收生态系统也在加速发展。”

德国经济研究所(IW)4月8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德国努力向其他市场多元化发展,但部分产品和原材料仍高度依赖中国。报告写道,2022年至2023年间,德国从中国的进口总额将减少近五分之一,但部分产品类别的份额几乎保持不变,包括化学品、计算机和太阳能电池。 “德国在这些产品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一半来自中国。在某些产品类别,例如药品和钪、钇等稀土,德国对中国的依赖甚至有所增加。”

在重庆期间,肖尔茨参观了中德合资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和中德水监测项目。他还饶有兴趣地体验了氢动力模块的组装,并向一旁的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肖尔茨表示,德国与中国企业在“氢”技术领域的合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方愿继续深化德中友好交往,推动两国合作迈上新水平。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惠平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德国目前也希望实现相对激进的环保目标。从他此行参观的企业来看,体现了德国对新能源和气候保护领域的承诺。以中德合作为重点,未来双方可以在新能源或基础研发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为全球未来发展注入急需的动力

公开信息显示,肖尔茨在2011年至2018年担任汉堡市长期间两次访问北京和上海,大力推动汉堡港与中国的合作市场。在2022年访华之前,正是肖尔茨排除万难支持中国投资汉堡港。

汉堡驻华联络处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汉堡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汉堡港装卸的每三个集装箱中就有一个来自或发往中国。 2023年,中国将再次成为该港最大贸易伙伴,运输量约为220万标准箱。作为全球最大的海铁联运港口之一,正是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汉堡港在欧洲航运业面临困难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下仍能保持稳定的货物吞吐量,使得为德国经济复苏做出贡献。贡献。同时,汉堡港依托区位优势,聚集了众多氢能项目,在德国国家氢能战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IW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达119亿欧元,比上年增长4.3%。 2023年,德国对华投资将占德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0.3%,创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2531亿欧元。 2016年以来,中国连续八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此次,10余家德国企业也随肖尔茨访华,涉及制造业、工业技术、汽车、化工、光学光电技术、物流、制药和生物技术等行业。

年初,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2023/24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91%的受访德国企业表示将继续扎根中国,增幅与去年调查相比减少了2%; 78%的受访分析师预计,未来五年他们的行业将持续增长; 54%的受访者计划未来两年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其中79%的企业表示这是保持在华竞争力所必需的。

长期以来,中德合作在帮助工商界应对不确定性、释放潜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全球向生态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日益显现。科思创在中国的发展是两国合作不断深化的缩影。几十年来,科思创一直致力于与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循环经济和脱碳进程。

Serloven,也是柴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的rman也认为,科思创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表明,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不可能在任何市场取得成功。加强政府间合作,例如德国和中国在建立有弹性的供应链等领域的伙伴关系,预计将为未来的全球发展注入急需的动力。为此,“我们期待两国政府的支持,进一步促进开放和互信。” ”。

据央视新闻报道,肖尔茨15日表示,德中合作不仅是两国关系,也涉及世界未来。德中需要进一步扩大创新技术研发、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同时他还表示,德国市场欢迎中国汽车,“欧洲市场必须与中国汽车进行公开、公平的竞争”。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